师者如光,薪火相传。第41个教师节之际,“义乌教育之声”全景展现义乌教育人精神图谱:银龄教师沉淀智慧,正高级教师、骨干教师深耕课堂,班主任滋养成长沃土,三代人共绘教育壮美画卷。循着这份传承的力量,“义乌教育之声” 特此推出“青年教师特辑”,展现教育火种传承者的风采。
义乌市稠州小学副校长。曾获义乌市教坛新秀,义乌市优质课、基本功、论文一等奖,义乌市教育科研课题一等奖,义乌市新教师市级导师等荣誉。
“让每个孩子爱上运动,在奔跑中收获成长力量”,这是他从教 8 年来始终坚守的育人初心。作为青年教师,他既带着蓬勃朝气打破传统体育课堂的刻板印象,又以扎实专业功底筑牢教学根基,在操场这片 “育人阵地” 上,书写着属于年轻教育者的实干故事。
在课堂上,他是充满创意的“运动引路人”。小学生天性活泼,他注重创新教学形式,将趣味元素与技能教学深度融合,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体育基础技能,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情,帮助曾有抵触情绪的学生逐步克服困难,爱上体育课。
在专业成长路上,他是步履不停的 “追光者”。教龄虽短,却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。为打磨优质课,他反复钻研教学方法,积极向资深教师请教学习,最终在市级优质课评选中斩获佳绩;为破解教学难题,他主动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,结合教学实际探索科学教学方案,相关研究成果在市级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;作为新教师导师,他毫无保留分享教学经验与心得,用心带教青年教师,助力多名新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体育教学骨干,用“传帮带”诠释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
从普通体育教师到学校副校长,8 年时光里,他始终以“青春之我”耕耘体育教育沃土。他说:“体育不仅是技能的传递,更是精神的培育。” 未来,他将继续带着这份热忱,让更多孩子在运动中收获健康、自信与勇气,用青春力量为学生的成长之路注入 “奔跑的能量”。
义乌市新丝路学校副校长。曾获义乌市优质课一等奖,义乌市学科综合素养一等奖,金华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,浙江省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典型案例,浙江省教师读书征文三等奖。
杏坛晨曦中,总有年轻耕耘者以理想为种,以热爱为泉,在教育沃土上浇灌希望。青年教师朱天晗,便是这样一位逐光者—— 他从逐梦少年成长为筑梦师者,在课堂上点亮知识之光,在班级里传递温暖之力,在资助中守护成长之梦,用青春赤诚书写 “从教育追梦人到引路人” 的动人篇章。
课堂逐光,以专业点亮求知之路。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,朱天晗老师凭借扎实素养与创新方法,打造出活力满溢的课堂,成为学生眼中的 “引路人”。执教《白鹭》第一课时,他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设计导入,通过“走进白鹭—了解白鹭”的趣味环节激活学习兴趣;从字词学习的细致指导,到文本品析的深度引导,始终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,让教学扎实高效。在他的带领下,学生不仅收获知识,更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与深度思考的能力,他在语文世界里稳步逐光。
班级筑梦,以爱心凝聚成长力量。作为班主任,朱天晗老师秉持 “以心换心,以爱育人” 理念,用心打造积极和谐的班集体。他深知师生共情是班级管理的核心,利用课间、课后主动走近学生,倾听心声、了解需求,对学生的困惑与困难给予耐心回应;面对行为偏差的学生,他摒弃批评指责,而是深挖背后原因、精准引导改正。同时,他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,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,及时肯定进步,以正向激励唤醒学生内在驱动力,让班级成为逐梦路上的 “温暖港湾”。
资助护梦,以尊重守护每份希望。“每个学生都该有逐梦的权利,不该被现实阻挡。” 这是朱老师的教育信念。他格外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,熟练掌握各项资助政策,始终以“我们一起想办法”替代“我帮你”,用尊重守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。2020 年,班级迎来一名残疾学生,其家庭因长期康复治疗经济拮据。朱老师主动沟通家长、宣传政策,协助申请残疾学生专项资助,为保护学生隐私,他以 “班级进步之星” 为名,将资助金转化为 “学习礼包” 悄悄送达。下班后,他还多次上门家访,关心学生居家学习情况,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这份用心结出硕果——2024 年,他根据该生案例编写的《让爱流转,让心萌芽——资助工作之家访实录》获评浙江省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典型案例。
如今,朱天晗老师仍在教育路上步履不停。他的青春与学生成长紧密相连,他的坚守如启明星照亮学子追梦征程。作为青年教师,他扛起责任担当;作为 “丝路人”,他践行 “让孩子向着明亮远方生长” 的使命,引领每一个生命在温暖中绽放光彩。